範疇三排放:全面披露15個類別,
數據挑戰同時帶來新契機
數據挑戰同時帶來新契機

隨著全球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需求加劇,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理念上的承諾,而是行動上的數據支持。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HKEX)最新發布的《2024年環境、社會及管治披露常規情況審閱》,收集及公佈範疇三排放量成為企業披露的痛點及焦點,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及市場競爭力。
範疇三排放的披露現狀:聚焦數據細節
上游活動(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前的價值鏈活動)
下游活動(始於配送商品或服務的價值鏈活動)
報告顯示,企業主要集中披露「上游」活動,例如商務旅遊(69%)、購買的商品和服務(67%)以及運營中產生的廢棄物(62%)。相比之下,「下游」活動的披露率明顯較低,例如銷售產品的加工僅有5%的披露率,原因可能包括企業對下游活動的監控能力不足以及相關持份者的披露意願不高。
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涵蓋了企業價值鏈中的間接排放,分為「上游」活動和「下游」活動。根據HKEX調查報告結果,以下是大型股發行人在範疇三主要類別中的披露情況:
上游活動(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前的價值鏈活動)
- 購買的商品和服務:67%
- 資本商品:44%
- 燃料和能源相關活動:55%
- 上游運輸和配送:47%
- 運營中產生的廢棄物:62%
- 商務旅遊:69%
- 員工通勤:47%
- 上游租賃資產:18%
下游活動(始於配送商品或服務的價值鏈活動)
- 下游運輸和配送:16%
- 銷售產品的加工:5%
- 銷售產品的使用:24%
- 已售產品的報廢處理:20%
- 下游租賃資產:18%
- 特許經營權:7%
- 投資:13%
報告顯示,企業主要集中披露「上游」活動,例如商務旅遊(69%)、購買的商品和服務(67%)以及運營中產生的廢棄物(62%)。相比之下,「下游」活動的披露率明顯較低,例如銷售產品的加工僅有5%的披露率,原因可能包括企業對下游活動的監控能力不足以及相關持份者的披露意願不高。
範疇三數據收集的挑戰
可見,範疇三排放數據的收集難度龐大,且涉及多方合作,企業通常面臨以下挑戰:
- 供應鏈的複雜性:上游活動涉及數千家供應商,數據來源分散且不一致。
- 技術與資源限制:收集、處理和分析數據需要專業團隊、技術及資源支持。
- 下游活動的可追溯性:例如要追蹤客戶對產品使用及報廢的行為困難,數據透明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