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膠危機:無處不在的隱形環境殺手

06 nov 2024 / Matters Academy
微塑膠,是指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其來源廣泛,影響深遠,成為全球性問題,並正無聲地侵蝕著我們的環境和健康。
微塑膠的來源與傳播
微塑膠是指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形態包括塊狀、細絲或球體。這些微小的塑膠顆粒主要來自較大的塑膠製品的分解,過程受到紫外線照射、高溫、高壓或腐蝕性液體等外力影響。全球每年有高達10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大部分最終會分解成微塑膠。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預計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垃圾重量將超過魚類總重量。
三大主要來源
微塑膠的來源多樣且複雜,但主要可以歸納為三大類:
  1. 合成纖維衣物: 約60%的衣物使用聚酯纖維等合成纖維製成。在洗滌過程中,這些衣物會釋放出大量的微塑膠纖維。
  2. 塑膠製品: 例如飲料瓶、塑膠袋等,在環境中分解後會產生微塑膠顆粒。
  3. 汽車輪胎: 汽車行駛過程中,輪胎與路面摩擦會產生大量的微塑膠顆粒,而這些顆粒會通過雨水沖刷流入海洋。
微塑膠的傳播途徑:從陸地到海洋,再到生物體內
由於體積小且難以降解,微塑膠很容易通過風力、降雨、徑流等途徑進入河流和海洋。海洋的流動性則進一步促使微塑膠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並逐漸累積在海水、沉積物和海洋生物體內。令人震驚的是,即使是人跡罕至的南極,綠色和平的調查亦發現其海水樣本中含有微塑膠顆粒。
微塑膠的危害:生態系統與人類健康的雙重威脅
微塑膠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不容忽視。有研究發現,常見於英國近岸海床的4種底棲鯊魚體內均含有微塑膠和塑膠纖維,而這些微塑膠會堵塞海洋生物的消化系統,導致其無法進食和吸收營養,最終餓死。可見,微塑膠污染已在海洋生物體內累積,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威脅。微塑膠污染不僅影響海洋生態系統,更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長期食用受污染的海產,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可預知的影響。
多方協作,共同應對
許多國家和地區已開始實施相關法規,以減少塑膠廢物,從而控制微塑膠的產生。例如:
  • 歐盟: 2019年實施一次性塑膠製品禁令,預計到2030年將減少約340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並為消費者節省65億歐元。
  • 中國: 2017年實施廢物進口禁令,迫使許多國家重新思考廢物管理系統。
  • 香港: 2015年實施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以及在2024年逐步禁止一次性塑膠製品。
創新的技術亦為解決塑膠廢物問題提供了新的希望,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發現一種可以降解聚苯乙烯的蟲類,為酶促降解塑膠帶來新的方法。如果該技術能成功應用於大規模生產,將能有效減少塑膠廢物,並將其升級再利用。

微塑膠污染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和健康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應對。通過立法、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及技術創新,我們才能在減少微塑膠污染的道路上取得進展,保護我們的環境和健康。

更多詳情可收聽以下Podcast或觀看影片解說:

THIS ARTICLE WAS CREATED BY

Matters Academy

A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for the public to register for free and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ESG and sustainabilit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that impact our society today. Matters Academy is one of the leading learning platforms providing flexible, accessible, and affordable courses taught by experienced sustainability practitioners to help you embark your ESG journey. 

To learn more, visit http://www.matters.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