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你的碳足跡!
居家節能、綠色飲食,多種方法減少碳排放

18 APR 2025 / Matters Academy
原來我們每天享用的奶茶、乘坐交通工具上班、或滑手機看影片,這些行為其實都會產生碳排放?根據數據顯示,香港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4.5噸,幾乎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安全目標(2-3噸)的兩倍。究竟我們可以如何從日常生活入手減少碳足跡?

碳足跡的定義與重要性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指的是個人、企業、組織或產品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釋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量,特別是二氧化碳。它衡量的範圍包括能源使用、交通選擇、飲食習慣等,以及產品從原材料採購到最終處置所產生的排放。

碳足跡的計算方式和結果能協助我們洞悉日常生活的環境影響,透過了解自身的碳足跡,個人、企業以至政府便能更有針對性地制定策略,減少碳排放,促進可持續發展。

碳足跡增加會導致:
  • 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更多溫室氣體被釋放到大氣中,加劇地球暖化。
  • 全球暖化加速:極端天氣、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現象隨之增多。
  • 破壞生態平衡:動植物棲息地受影響,生態系統遭受破壞。
  • 氣候效應加劇:農業、食品供應和水資源等面臨更大挑戰。

減少碳足跡的方法

  1. 計算碳足跡:利用多種碳足跡計算工具,如低碳生活計算機、中華煤氣碳足印計算器等,評估自身排放量。若覺得工具不足,也可嘗試AI技術進行精準計算。
  2. 居家節能:使用LED燈泡、關閉未使用電器、調高空調1°C等均能有效節能。額外投資太陽能板或改善房屋隔熱效果亦是長遠之道。
  3. 支持可持續消費:選購具有碳標籤或回收材質的商品,支持二手經濟,避免資源浪費。
  4. 交通選擇:儘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使用私家車。若必須駕駛,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是良好選擇。
  5. 綠色旅遊:短途行程可優先選擇乘坐火車,入住環保旅館。
  6. 綠色飲食與減廢:嘗試素食以減少肉類消耗的碳排放,並推動循環經濟,減少資源浪費。使用環保袋、重複使用物品,以及盡量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

減少碳足跡是馬拉松而非短跑。我們可從小事開始改變,透過這些簡單的改變,每個人都能成為改變環境的推動者,為香港以及全球的未來添上綠色的一筆。

更多詳情可收聽以下Podcast或觀看影片解說:

THIS ARTICLE WAS CREATED BY

Matters Academy

A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for the public to register for free and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ESG and sustainabilit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that impact our society today. Matters Academy is one of the leading learning platforms providing flexible, accessible, and affordable courses taught by experienced sustainability practitioners to help you embark your ESG journey. 

To learn more, visit http://www.matters.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