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必備!
揭開ESG社會KPI的策略
揭開ESG社會KPI的策略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已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而在ESG的三大支柱中,社會(S)部分卻經常被忽略。在ESG的框架中,「社會」不僅僅是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互動,還包括企業與客戶、供應商及社區的關係。
社會KPI:量化與質性數據
在管理社會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時,企業需要理解量化數據和質性數據的區別:
- 量化數據:這些是具體的數字指標,例如員工流失率、培訓時數等,能直觀展示企業績效。
- 質性數據:這些則涉及更深層的評估,如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感,這些指標同樣重要。
若能將量化與質性數據結合,就能更全面反映企業在社會方面的表現。
常見的社會KPI例子
根據香港交易所(HKEX)的指引,以下是一些企業常見的社會KPI範例:
- 員工多元化:不同性別、年齡及背景的員工比例,體現企業的包容性。
- 員工培訓:平均每位員工的培訓時數,反映企業對人才發展的重視。
- 社區參與:企業參與社區活動的次數及影響,展示企業的社會責任。
- 顧客滿意度:顧客的滿意度調查結果,直接影響企業的品牌忠誠度。
這些指標不僅幫助企業了解當前表現,還能指引未來的改進方向。
主要負責收集的部門
在企業內部,人力資源部門(HR)通常負責收集社會KPI數據。他們能提供關於員工的量化數據,並協助進行質性評估。市場部門和公關部門在顧客滿意度及社區參與方面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計算社會KPI並不難!企業本身就應該擁有相關的數據,只需進行整理和統整即可。這不僅能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表現,還能增強市場競爭力。
想要深入了解如何制定和實施社會KPI策略嗎?我們的「ESG計算速成班-社會KPI 課程」將為您提供全面的指導。報名參加課程,讓我們一起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立即行動,開啟您的ESG之旅!

